查看: 756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黄茅石壁 [复制链接]

Rank: 2

最后登录
2016-3-22
在线时间
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3
精华
2
主题
39
帖子
289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19 11:49: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黄茅石壁位于光福西碛山西麓的黄石牌。“黄石牌”开阔上千米,一面是以黄石为主的悬崖峭壁,一面是浩瀚的太湖。曾经饮誉吴中的“熨斗柄”就在此,因其斗入太湖百余丈,形如旧式熨斗柄而得名。明代著名书画家唐伯虎曾筑庐于此,并在此绘画作诗。唐伯虎的 老师周臣也曾隐居于此,并在此建迎龙阁。可惜熨斗柄炸毁于1958年围湖造田,如今只能从下面几幅唐寅及近代画作中依稀还原了。    民国年间,李根源曾揽胜黄石牌,在峭壁上留下了“西碛”题刻。黄石牌还有一处无题款的石刻“黄茅石壁”,疑似为唐寅所题。黄石牌的石缝之中有夹石泉和白鱼泉。近年在沿湖修路时,土建随意倾倒入湖岸,千米黄石牌被截为多断,美景已毁大半。   1P为唐寅所作《黄茅渚小景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前几天去光福游黄茅石壁,根据朋友的提示,很快就找到了石壁的南入口(P2)和北入口,由于前天风平浪静,太湖的水位比高水位时至少低了三四十公分。南入口向南是一大片水中柳树林,很漂亮,使人联想起当年罗马尼亚电影《巴布什卡历险记》和《多瑙河三角洲的警报》里那河中的成片的歪脖子柳树。如果水位高时会更壮观。往北不远就是石壁,虽然水位低,还是不能直通,为了避免往返劳顿,就下水直趟。涉过石壁下的湖水,很快就到达北入口,为寻找李根源留下的摩崖石刻,却往返多次,其实在 P16里已经拍到石刻了,由于石壁过于干燥,以至于反复走过都没有发现,到最后找到时,已过去了近一个小时。于是喷了些水,让字迹更清楚一些。张老师提到的“唐伯虎的题字”最后也没有发现。准备离开时,忽然听到有人声过来;原来是当地村领导带领筑路工程队的技术员来实地勘察,村里的意思也是要保留这段风景区。他们称这段崖壁为“六扇屏门”。(不过他们也不知道“唐伯虎的题字”)看来,这段景观有可能保留了。

5d227d5chc2b98e3659ce&690.jpg

DSC07244.JPG

DSC07250.JPG

DSC07251.JPG

DSC07253.JPG

DSC07255.JPG

DSC07263.JPG

DSC07264.JPG

DSC07270.JPG

DSC07275.JPG

DSC07283.JPG

DSC07285.JPG

DSC07287.JPG

DSC07288.JPG

DSC07290.JPG

DSC07292.JPG

DSC07294.JPG

DSC07295.JPG

DSC07296.JPG

DSC07301.JPG






Rank: 7Rank: 7Rank: 7

最后登录
2018-10-31
在线时间
286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8-15
精华
53
主题
400
帖子
5398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灌水之王 突出贡献 论坛元老

2#
发表于 2014-6-19 16:22:26 |只看该作者

Rank: 2

最后登录
2016-3-22
在线时间
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3
精华
2
主题
39
帖子
289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3#
发表于 2014-6-23 11:27:21 |只看该作者
黑哥 发表于 2014-6-19 16:22

谢谢鼓励!

Rank: 2

最后登录
2016-3-3
在线时间
2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3-12
精华
0
主题
56
帖子
707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4#
发表于 2014-7-6 21:03:03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