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昌化路桥 苏州河河道从长寿路桥上溯就进入普陀区境内有9道湾的14公里河道约21公里岸线了,还有18个小岛和半岛。 长寿路桥东岸引桥下横马路就是昌化路了,但水路则要绕过一个大三角“朱家湾”约2公里多才能到达昌化路莫干山路桥口的昌化路桥。河道两岸过去有许多著名的纺织、面粉、杋械等工厂。解放前昌化路原名归化路。在苏州河河口与对岸潘家湾之间设了一个木船摆渡的渡口名谈家渡,作为交通工具。 上海解放初期,虽然当时上海在经济上还十分困难,市政建设资金十分缺乏。但市区领导眼见广大工人上下班和北郊农民向市区送菜都要趁坐渡船,既耽误时间又很不安全,常常发生因过于拥挤乘客落水事件,就动手建了一座宽约4米长50米的7孔木桥,名归化路桥。以解燃眉之急。 由于“归化”二字有对少数民族不敬之词,1957年随同原迪化路改名乌鲁木齐一起,归化路改名为昌化路,桥名也改为昌化路桥。昌化路桥两岸的许多工厂都是国计民生重要企业,都谋求有更大发展。对交通运输也提出了更髙要求。加之苏州河水上运输日益繁忙。这座木桥不仅年久失候,而且跨度小、净空低。多次发生航行船只撞桥事故。为避免发生重大事件。市有关部门决定拆除重建,交通疏散到邻近的江宁路桥通行。 1974年3月建成桥长48.98米,宽13。7米钢筋混凝土中承式肋拱桥。车行道8.6米,两侧人行道各为1.5米。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经济和社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有关部门决定拆除狭窄的老桥重建新桥。 于2001年9月建成通车。桥虽未加长,然加宽到24米,宽度增加了75%。而且采用防锈蚀强度髙的新型材料,并在灯光、装饰等方面加以美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