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像中眼神光的控制初探 [复制链接]

Rank: 4

最后登录
2011-5-6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2-3
精华
1
主题
35
帖子
870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14 01:0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像中眼神光的控制初探   

                                      作者  波摄影   李智军
    
       人像眼神光,是使用照明设备在人的眼球虹膜上反射形成的高光点。人像首先要传神,必须刻画好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眼神光点是人物照片传神的集中点。
       在人像摄影过程中,如果你想使照片有感染力,就要确保人物眼睛对焦清晰,并拍出眼神光点。眼神光点,是通过被摄对象前辅助光照射而产生的,灯数多,眼神光点也多。眼神光点过多,眼睛就会散神,拍摄时应注意,最好只出现一点或两点。 
        关于眼神光的轮廓形状也很重要。我们经常讲暗送秋波,“水波”是眼神光形状的最高境界。我们通常眼神光的形状是错误的,比如两块瓦式、三块瓦式,更有甚者眼神光形状居然是纽扣式。谢海龙的《大眼睛》,因为使用了“底光”,做对了眼神光的形状,使人物诩诩生辉。
  被摄对象原则问题无灯照射,即不产生眼神光点。例如,室外拍摄人物,如果运用逆光,眼睛前方无直接光线照射,不会产生眼神光点;如果运用反光板或闪光灯作辅助光,眼睛上就会出现眼神光点。 
  眼神光点不宜太大,而眼神光点的大小,与被摄对象前方辅助光的强弱、远近有关。灯光强,距离近,眼神光点大;灯光弱,距离远,眼神光点就小。光点过大,就像患有白内障,反而带来削弱眼神的副作用。 
  要拍摄好人物的眼神光,就必须掌握眼神的位置对表达情绪的作用之规律。一般来说,眼神朝上,表示期望、等待、憧憬、向往、崇拜、敬仰、惊讶、乞怜等情绪;眼神居中,表示关注、严肃、喜悦、愤怒、困惑、惧怕、慈祥等情绪;眼神朝下,表示深思、痛苦、羞涩、胆怯、自惭、内省、追忆、陶醉、悲哀等情绪;眼神斜偏,表示轻蔑、娇嗔、含羞、顽皮、惊奇、猜疑、憎恶等情绪。眼神光点的位置,取决于被摄对象前方辅助光的角度。灯光高,光点位置上移;灯光低,光点位置就下移。如果眼神光点恰在瞳孔的正中间,反会注视呆板的感觉,眼神光的位置应与摄人物我视线方向一致,一般以偏离瞳孔中心的位置为好。 
  为了表现好眼神光点,要避免眼白上出现光斑。如果被摄对象前方的副光灯过分向左可右偏移,非但不出现眼神光点,眼白上反而会出现讨厌的长形光斑,影响眼睛的美观,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改变副光灯至适当的位置,就可消除这种现象。 
  要拍摄好人物的眼神,还要善于引导。人像摄影是瞬间完成的记实性创作,把人的眼神“抓真、抓准、抓活、抓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摄影师拍摄前对被摄者的引导。摄影师要根据不同的被摄对象,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让被摄者摆脱摄影环境对他们造成的陌生、拘束、畏惧感,恢复他们的“自然态”。 
  对眼神的引导有如下几种方式:

      1、启发式--这种引导方式普遍应用于成年人。摄影师可以通过交谈,帮助被摄者消除紧张心理,使之进入一种符合自己本性、气质而又与所摆姿势相吻合的情绪境界。

     2、吸引式--这种引导方式特别适合儿童。因为孩子对语言的启发往往不能领悟,只有靠用鲜艳悦目的东西来逗引,吸引他们的眼神。

     3、命令式--在拍摄多人团体照时,常常需要采用这种方式。因为团体照人多,摄影师不可能对每个人都进行发引导,只能采用命令的方式,才能使众人目光一致。

  波摄影
白平衡英文名称为White Balance。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例如以钨丝灯(电灯泡)照明的环境拍出的照片可能偏黄,一般来说,CCD没有办法像人眼一样会自动修正光线的改变。下面一些图片,就显示了在不同颜色光线下的不同图象。 

   第一幅图片采用自然光,强加白平衡后,图像偏蓝。若在灯光底下用白平衡,图片的色调就会恢复到原色状态,白平衡会按目前画像中图像特质,立即调整整个图像红绿蓝三色的强度,以修正外部光线所造成的误差。有些相机除了设计自动白平衡或特定色温白平衡功能外,也提供手动白平衡调整。 

    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让数码相机默认“白色”,就是让他能认出白色,而平衡其他颜色在有色光线下的色调。颜色实质上就是对光线的解释,在正常光线下看起来是白颜色的东西在较暗的光线下看起来可能就不是白色,还有荧光灯下的"白"也是"非白"。对于这一切如果能调整白平衡,则在所得到的照片中就能正确地以"白"为基色来还原其他颜色。现在大多数的商用级数码相机均提供白平衡调节功能。正如前面提到的白平衡与周围光线密切相关,因而,启动白平衡功能时闪光灯的使用就要受到限制,否则环境光的变化会使得白平衡失效或干扰正常的白平衡。一般白平衡有多种模式,适应不同的场景拍摄,如:自动白平衡、钨光白平衡、荧光白平衡、室内白平衡、手动调节。 

自动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通常为数码相机的默认设置,相机中有一结构复杂的矩形图,它可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这种自动白平衡的准确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光线下拍摄时,效果较差,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蓝。   

钨光白平衡 

    自动白平衡通常为数码相机的默认设置,相机中有一结构复杂的矩形图,它可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这种自动白平衡的准确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光线下拍摄时,效果较差,而在多云天气下,许多自动白平衡系统的效果极差,它可能会导致偏蓝。   

荧光白平衡 

    适合在荧光灯下作白平衡调节,因为荧光的类型有很多种,如冷白和暖白,因而有些相机不只一种荧光白平衡调节。各个地方使用的荧光灯不同,因而“荧光”设置也不一样,摄影师必须确定照明是哪种“荧光”,使相机进行效果最佳的白平衡设置。在所有的设置当中,“荧光”设置是最难决定的,例如有一些办公室和学校里使用多种荧光类型的组合,这里的“荧光”设置就非常难以处理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试拍”了。  

室内白平衡     
     
    室内白平衡或称为多云、阴天白平衡,适合把昏暗处的光线调置原色状态。并不是所有的数码相机都有这种白平衡设置,一般来说,白平衡系统在室外情况时处于最优状态,无需这些设置。但有些制造商在相机上添加了这些特别的白平衡设置,这些白平衡的使用依相机的不同而不同。   
  
手动调节     
    
    这种白平衡在不同地方有各不相同的名称,它们描述的是某些普通灯光情况下的白平衡设置。一般来说,用户需要给相机指出白平衡的基准点,即在画面中哪一个“白色”物体作为白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白色”,譬如不同的白纸会有不同的白色,有些白纸可能稍微偏黄些,有些白纸可能稍稍偏白,而且光线会影响我们对“白色”色感,那么怎样确定“真正的白色”?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方法是随身携带一张标准的白色的纸,拍摄时拿出来比较一下被摄体就行了。这个方法的效果非常好,那么在室内拍摄中很难决定此种设置时,不妨根据“参照”白纸设置白平衡。在没有白纸的时候,让相机对准眼球认为是白色的物体进行调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点击QQ群:229222477 中国影像网深圳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