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李智军在2008-3-20 15:32:00的发言:
认识“长沙皮皮”约两年了,他给我的“忧郁”总是挥之不去。如果说,“凄美”是一种美的震撼的话,那么“忧郁”更是一种“长效”的美。看了多年的片子了,但是打动人心的不多。究其原因,就是在“漂亮”的组构下,片子的内容没有触动我们心中的那个结。比如,西施是大家公认的美人,但是和你本人有什么关系吗?一点也没有。现在西施把她的芊芊玉手轻轻的往心脏的位置一放,就像磁石一般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医学家判断:西施可能有先天性心血管狭窄的症状;社会学家判断:“伟大的婚姻”下,当事人会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就是一般有点惜香怜玉的“臭男人”们,也产生了许多遐想。。。。于是“引起关注、造成联想”的艺术规则就走出来了。 皮皮的片子是“文如其人”的。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忧郁的人。所以一时间,在皮皮的圈子里,传颂着“皮皮式的忧郁”。在这里摄影技术只是他的一个操作平台,而他个人的特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是极其宝贵的。 愿皮皮将“忧郁主题”进行到底,**摄坛上缺你这么一朵狗尾巴花。 本人赞同这位仁兄的:“个人的特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是极其宝贵的。”但觉得““凄美”是一种美的震撼的话,那么“忧郁”更是一种“长效”的美。”有点片面。个人觉得““长效”的美”最主要是:能够震撼人的心灵不管是忧郁还是快乐是痛苦还是狂喜。 皮皮的这段文字不管是不是本人的经历但确实有很多摄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希望你多多努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