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 从艺术至境形态的根源追溯起
责任编辑: 飘渺一叶
  • 张曦—— 从艺术至境形态的根源追溯起

    发布者: U2-2  发表于 2011-4-7 13:37 分类:时尚先锋 查看: 4799 

    摘要: 不得不说,做一个摄影小评论员远非对着菜市场挑大白菜的缺点那么容易,更何况是面对张曦的作品及文字,他对摄影的深刻见解、悟性、文化内涵均能从他发上的《摄影无疆,视觉无限》一文中看出。在他一气发上的十六个贴 ...


 

 

张曦所写——视觉的“暗流”

 

 

一.有关商业摄影

我不相信,商业与艺术之间可以完美结合,他们之间总是不能妥善地搭配在一起。艺术是自由的,是自我规限出的范围,来表现主观或者客观。而商业中包含着客观的各种规范,满足市场就是满足大众,我以为,真的艺术是为了自我而创作,并不是抱以刻意的态度,为讨好大众所做商业行为。因此,商业摄影从一开始就没有纯粹的艺术蕴含其中,一开始本身就是为了商业而商业的物化活动,停留在表面的艺术元素的粉饰,带来了现实的收益,而这种收益又是支持创作者本身纯粹艺术创作的源泉,当下的商业摄影就是在如此的状态下往复运作的。

当创作本身是抱有某种商业的目的开始的,艺术偏离了纯粹,违背了精神,从开始到结束只能作为某种装饰的符号来诠释商品的精神。当人为了商品而拍摄,拍摄出来的只能还是商品,商品也就不能称为艺术。

艺术与商业之间永远都不存在着一种所谓的交融和谐。艺术是与商业背道而驰的破旧马车,虽然不像商业火车一样可以一日千里,马不停蹄,工业的运转,但是却有令人琢磨的资本。现在的所谓商业与艺术的完好结合,不过是火车拉马车,不因为马车被牵引到了火车上他就也可以一日千里了。

艺术是纯粹的,所以可以破旧,带来许多纯粹的问号,没有答案和确认的规范来限定。

我承认许多的拍摄是在我们的导演之下进行的,因此我更珍惜那些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随意和真实的东西。我们拥有拍摄的技术和自信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精细的计划和导演,安排出绝妙的场景,来拍摄出令每一个人满意的图像,稳妥的完成一项工作。但是却不能时刻都可以找到并且捕捉出能够安慰自己,打动自己的东西。

当下的商业摄影到处充斥着工业化流程操作的模式,清晰的环节流水操作和大量的克隆仿效,虽然有利于维系一种商业市场体系,却逐渐将摄影师与艺术相剥离。商业熏染下的专业摄影师再想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摄影家,是一件很难实现的事。专业摄影师之所以被称为专业摄影师,从某种意思界定就是靠拍照片安生立命的一圈人,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拍,而是为了生活而拍,正因如此,我才越来越发觉,做一个摄影爱好者有时或许比做职业的摄影师更加幸福,更加纯粹,更加得自在得意,更真实的享受着摄影中的艺术与快乐!

还有,商业摄影本身就是一种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市场拍摄模式,在拍摄前厂家或者广告公司会为你表述出他们理想之中的样片形式,摄影师本身成为一种完成他人心愿的中介工具,当自己作为一种工具被人指导限制要挟得去拍摄,出来的片子自己如何满意,满意的也只能是又一次的现金收入。满足了客户需求的完整形式,夹杂了些许假装称之为内容精神的意识,出来的东西也只能称之为“为客户服务的艺术创作”。

 

 

二.如何培养独立的视觉

摄影师应该打破一种风格的界定,不应该总是在熟悉的套路拍摄中安逸的生活。但现实的状况则是客户将各摄影师区分开来,根据商品的不同来选择适合该类商品的对口摄影师,限制了许多摄影师的发展。要想与许许多多摄影师区分开来,想找到自己,就必须先学神,再学形。形式的东西是外化的条件,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是如何传神,需要很多的文化的积淀,当文化的积淀触发出的个人感受被自己捕捉到的时候,好的创作也就相对容易产生出来。

艺术的共通的,之间会有相互的激发和矛盾,读文字我们能感觉到视听的震撼,听音乐我们可以形成视觉的画面等等。独立视觉的培养应该来自于各个方向,而不局限在摄影领域。多方面的涉猎知识,不但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也可以让自己接触到更多的领域,这种领域的拓展,对于自己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不但可以让自己的创作嗅觉更为敏感,也可以让自己在创作时考虑进的表现内容更为丰富,来更多元化多角度的来阐释自己的见解。

最后,学会独立自我极端的思考方式,养成对自己发问的习惯,培养自己特有的眼力和观察力,学会多元化的生活,让自己永远生活在一种动荡之中。动荡让人保持一个敏锐的心,让人意识到自己还清醒并没有昏睡。

 

三.对摄影的看法

社会的分流,受众的划分使得我们被迫的向我们能够接受的符合我们口味的大众妥协,为了很好的生活在当下这个物质资源极为丰富的时代。我们会一门摄影的手艺,制造出些符合大众口味的商品图像,来安生立命。

摄影方法是我们掌握的技巧,我们拥有的艺术思维依托摄影这种艺术表现载体表达出来,但是我们并不能被表现工具所约束,我们拥有的应该是艺术的观念,选择需要的任何载体表达自己的观念,摄影只是一种表现的手段工具,创造出艺术影像的不是工具,而是使用工具的人。

我将人像摄影创作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思维的创作,作为人像摄影师不但要注重画面形式的表现,还应注重观念的传递。也是我的片子之中反映比较多的。他是一种主观上的创作,以表现内在的情绪为主,以社会时代的客观为参考,运用强烈的形式感来突现出暗含的张力与思想,是向内心的发问,以一种解构剖析自己内在思想主观的表现看法。充分调动自己的意识,强化观念性,嫁接于模特或场景的事物之上,以大胆的剪裁和构图来完善视觉的表现。艺术性的刻画某种我以为特别的情绪,我在表现这种情绪时往往同人们正规思维之中的出现情绪氛围相违逆,运用戏剧性的表演配合夸张的造型,以夸张和戏剧性来强化这种反差,在反差之中,给人以震撼,在震撼之后让读懂的人有所思索。这种自我的表现方式存在着一种幸福的快意,在一种释放和凝固的过程之中传递给观者一种力量。内化的意想表现出来是抽象的,不很具体。虽然落实于人像的时候这种抽象的力量可能有些减弱,但是以人为表现情绪的陪体,从而点拨情绪的整体氛围,营造出画外的情绪,也是可以让我接受的。

另一类是行为的创作,将客观社会的原貌展示的同时,运用人的参与来打破这种原貌之中蕴涵的意义。人被作为表现的主体,突出与整个环境的差异化。以客观纪实的方法表现环境状况,出现合理的可能出现在这个场景之中的不同的人,在对比之间唤醒人们人与生活周边事物的矛盾与失衡,从而引发思考与琢磨,反思人在社会环境熏染下的改变,以及人对这个赋予自身气质的环境所表露出的某种状态。在行为创作的时候,拍摄的视角造型色彩构图等等不像思维的创作上会有许多大胆的尝试,而更多的以真实还原与大众平等的视角等等去发现其中的独特之处,寻找平凡之中的不平凡。这种创作不是思维的创作或许闭门造车式的臆想,而是走出去细心观察客观事物之后的发现与提炼,一旦获得了好的作品,更能给人以人文上的震撼与关怀。

我强调影像内在的张力。在两类创作之中乃至商业性的拍摄时都非常偏爱的。摄影是瞬间的艺术,是之前的事情,在生命流失时被我们竭力留存的艺术,如果其中只是平淡的瞬间呆板的画面,必然不会给人好的视觉感受,如果在平板的画面之内,注入一股突破的力量,让记录的瞬间跃然纸面,感受到其中的生命精神,留给人联想爆发的刹那,势必可以给观者更大的震撼。即便是一个温顺亲近的姿态,一张清纯文静的面孔,我也喜欢赋予其隐含的内在,收敛的热情,掩藏的态度,暗涵的力量。在选择自然或是刻意的表现姿态时,我认为自然的姿态要自然的真实,不含刻意;刻意的摆布要鲜明的强化,不能含蓄。“张力”是一种被约束着的跃动,是一个突破与徘徊之间的选择,在积蓄能量前的挣扎,在付出努力后的沉思,是对男性刚健与女性曲柔的诠释,也是在审视优秀作品蕴藏内含时的必备引导。在强调外在美化的同时,又不忽视对主体内在精神的拓展,运用外在的张力来引发展现主体内在的张力,才是"张力"的精髓之处。

人像摄影这个行业到达今天的状况,想获得创新真的不太容易,但是人总是要面对挑战,在挑战过之后发现的留驻的是自己奋斗拼搏之后的或许微不足道的惊喜,在这一点点惊喜的鼓励之下我仍然算是固执的前行,让自己拍摄出的片子不断的接近着受众与自我的满足。创新与牺牲都是一种重生。喜欢表现一种被控制的自由,就是强调人物内在暗含的张力,随意而不失协调,表现物质的压抑与物质带来的快乐并存,矛盾的集合。在人像的摄影载体之中找寻一种广泛的精神,不单单呈现人的表象,而注重于人的潜藏精神的表达以及从人物身上折射出的社会意志的挖掘。我主张摄影师能够融多种摄影风格于一身,而不仅仅局限与一种风格或技巧,因为只有这样摄影师才能更为自由广泛的发挥自己的创作原状,不被风格和技巧所局限,更适应社会本身的飞速变化,适应生活在飞速变化时代中人的转变,不断的尝试和创新。只有这样,我才能感受到更多摄影本身带给我的更多快乐和安慰

 

 

更多张曦作品请点击:http://www.199u2.com/home.php?mod=space&uid=412&do=album&view=me&from=space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