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日上午,王仁好摄影作品展在海口市群众艺术馆隆重而又简朴滴开幕。黎家和水无沙斑竹等一批老摄友应邀出席并祝贺展览顺利举办。
提起王仁好,怕是除圈内人外大部分读者会感陌生,但一说起“羊山羊”,阳光岛大部分网友应当是耳熟能详。 最早引起俺注意的,也是这个既通俗又另类的ID“羊山羊”,心想主人一定是位与羊山地区有关且挚爱着这片火山岩覆盖着的土地的人。从他发的图片以及后来发表的诗文来看,这个印象应当是得到了验证。从他屡屡发布的作品数量来看,我觉得他应当是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但从他具备的古诗文基础来看,应当是中年人了,所以就在回帖中理所当然称其为“羊兄”了。 哈,待俺们在一起外出采风活动真滴与“羊兄”一见面,才知俺闹了个大笑话:真滴“羊兄”皓发白首、仙风道骨,完全是一位古稀老人了。唯有一点与俺原先的判定无二:慈眉善目、笑眼眯眯,让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和蔼可亲与谦和礼貌,俺连忙握着老人滴手改叫“羊老”了。
在随后的接触中,俺逐渐对羊老有了进一步了解。1937年出生的他是正宗海口羊山地区人。解放初期参加工作,战斗在钢城昌江石碌铁矿,后任海钢机关党委副书记。1995年退休后定居椰城。 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他就喜欢上摄影艺术,新闻或纪实作品在**几十家报刊发表,有200多幅作品在国家和省市级影展影赛获得各种奖项,其中在**产生一定影响的作品有《生命的呼唤》、《苗家女》、《荔枝之乡》等,个人也加入了**摄影家协会和省市其他艺术家协会,先后被省市影协评为“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 更让人尊敬的不是这些外在滴东东,而是他对影友同好的热忱,对摄影及诗联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羊老担任着海南省诗联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的职务,在他周围活跃着一大批热爱诗联的老同志,经常聚在一起研究诗联,唱和比兴,他们在海口市秀英区文体局的支持下创办了《秀英诗联》、《荔乡艺苑》等多本期刊。黎家曾应羊老邀请参加过他们的诗词交流活动,看到一群年过花甲的老人严肃认真、情绪高昂在吟诵作对,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对于他们的作品是否合辙押韵倒是不忍多加挑剔了。
说到底,羊老还是偏向摄影多一些。他利用自己对羊山风土人性了如指掌的优势,拍摄了大量以羊山题材为主的照片。克服年老眼花的困难,他学会了上网,通过互联网向各地宣传、推介海南岛滴人文历史和优美风光。他除了积极参加阳光岛组织的各类采风活动外,还主动邀请摄友到他家乡羊山地区参加民风民俗的拍摄。如同他在谈到自己几十年来摄影生涯的体会时强调立足本地。摄影是用镜头记录人与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摄影要立足于本地区、本单位及身边的题材,摄影者有责任拍摄本土的民族人文风情、历史文化、旅游胜地以及海南开发建设的新面貌。
我多次应邀与羊老到他家乡拍摄民俗活动,每当到了火山岩上,羊老的情绪就特别饱满,说起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充满活力、滔滔不绝。他在石墙、石门间腾挪,全然不像个70多岁的老人。记得2010年与他一起到永兴镇拍摄公期,为选取最佳角度,他领我爬上了一户人家的5层楼顶,楼梯十分陡峻,羊老动作敏捷,身手麻利,小他20多岁滴俺竟然跟不上他的步履,俺知道他是怕错过了巡游队伍的精彩画面而在奋力一搏。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摄影器材和手段花样翻新。羊老使用着一款老机器,他自嘲自己是“小米加步枪”,“德可及而艺不足”。他的一些作品也许会因老眼昏花对焦失准,也许会因不善后期而觉色淡味寡。也许会有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但当你想想自己到了75岁,还能否笔耕不辍、采风依然时,你就会豁然开窍,对羊老敬佩有加、奉为楷模。 羊老与先前举办过影展的影客先生一样,都在默默无闻滴辛勤耕耘几十年,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的作品如同他们的人生阅历一样历久弥新、灿若秋菊。我从内心里向他们这批老摄影家致以崇高滴敬意!
最后以诗友身份填词一首,祝贺羊老成功。
阮郎归·羊山羊 2012年6月2日,王仁好摄影作品展在海口市群众艺术馆开幕,他的摄影作品集《镜写春秋》也同时出版发行。 南国春雨细绵长,莺飞兰草香。木棉花艳动黎乡,西沙醉晓阳。 秋色重,鬓如霜。火山孕荔黄。扬鞭不用自和祥,暮歌掠画堂。
(注:此类评论性帖子,不知发在哪个版块,只好借用一下本版宝地了,见谅。) |